三個要點:團體標準編制
發布時間:2021-12-21   來源:看見標準化   閱讀次數:2481 分享到:
團體標準立項要有前瞻性,一定緊扣新標準體系,要貼近市場,服務行業,要與產業結合與工程結合,以標準化促進產業發展。標準的技術條款一定是行業中先進技術的總結提煉,一定是行業內認可的經過實踐考驗的先進技術,但不一定是行業內最前沿的技術。在完成標準編制任務時,標準主編單位應密切關注本行業中各級、各類標準的實施情況,理清相關現行標準與在編標準的技術關系,做好協調,避免交叉。編制團隊應在充分總結工程或生產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大量走訪調研,廣泛征集意見,立足行業需要,兼顧技術發展,對具體技術內容進行詳細分析,全面準確地編制團體標準。 標準承擔單位要組織一個“產、學、研、用”相結合,在行業內部有一定代表性的編制團隊。編制團隊人員應有扎實的技術基礎、過硬的行文功底和必要的標準化工作經驗。標準承擔單位要團結強大的專業技術隊伍,在標準編制過程中充分發揮各自的技術優勢,參與標準規范編制。主編人要統籌管理,協調分配任務,對立項在編的標準按專業內容進行任務分解,最終落實到具體完成單位及負責人,發揮各技術人員的豐富工作經驗及專業知識,利用各自的技術強項,編制標準各部分內容。 分階段落實通過系統研究、專家咨詢等方式為標準編制提供指導;對需要編制的標準內容進行統籌安排,詳細制定實施時間進度安排,循序漸進完成標準的編制。遵守“四稿定終身”原則,即:按照要求編制好討論初稿、征求意見稿、送審稿和報批稿。標準編制召開至少 3 次編制組內部會議和一次專家審查會,視編制情況召開專家咨詢會,分階段討論并完成技術方案、工作大綱、標準初稿、標準征求意見稿、送審稿和報批稿。編制組應充分參考專家意見,修改完善各階段的成果。標準編制過程中從系統調研、資料收集至提交研究成果的各環節,均需要進行系統分析詳細研究,循序漸進、逐步實施、穩扎穩打。
免責聲明:來源標記為網絡的文章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協會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現行《國家標準管理辦法》與2022版《國家標準管理辦法》對編制說明的內容規定如下:....
10-27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22年第23號)》公布,《半導體光電子器件 硅襯底白光功率發光二極管詳細規范》、《硅襯底藍光小功率發光二極管芯片詳細規范》....
10-25